<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网站支持IPv6

        阳山镇桃源村:栽下致富桃,开出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2-07-28 22:40   文字大小:[    ]   浏览次数:  

          7月,水蜜桃上市的季节,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的空气中都是香甜的味道。一车车水蜜桃承载着丰收的喜悦被发往全国各地,桃农们的汗水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一颗桃撬动一方经济,桃源村种好蜜桃这个“致富果”、用好桃花这朵“幸福花”,打出产业“1+3”组合拳,完成了从经济薄弱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新农人”:桃花盛开处是梦开始的地方

          2019年,室内设计师殷文律在桃源村下辖山南头村租下4幢老房子,打造成民宿“既见桑梓”。“原先,这房子就两位老人住,屋子也比较破旧,经过改造后,现在变成了村里一个‘网红’点。”殷文律是江西人,在无锡干了15年酒店业,心内总有一种冲动,想把小而美的民宿做成可以推广的商业模式。

          好山好水的阳山,成了他梦开始的地方。

          碧水青山、蜜桃飘香,漫步桃源村,容易让人联想起《桃花源记》描绘的场景。而盘活利用村里闲置农房,是打造“世外桃源”的关键一招。

          随着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跳出“农门”。以山南头自然村为例,户籍人口超过300人,但常住人口不足100人,眼下闲置的房屋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因长期无人照料,泥灰驳落,蛛网尘封。

          针对这一现状,桃源村引入民间资本,成立无锡山南头文旅有限公司,对整村宅基地进行平台化运作,将村民的闲置宅基地、村集体收储的宅基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村民可自行翻建、自行经营或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合作经营,也可交由集体收储获得租金收益。

          900平方米的三层民宿,殷文律每年付给村里租金15万元,又投入500万元装修改造。原先设想五年回本、第六年盈利,但受疫情影响,以上海客源为主的民宿客流量起伏不定。原先的合伙人撑不下去退出了,殷文律只能抵押自己无锡城里的房子独力支撑。“我总结出教训: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既不能过分依赖单一客源,也不能只有单一业态,多条腿走路才更稳妥。”他说。

          “农村新业态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监管政策,比如,民宿套用为城镇宾馆制定的标准来审批和管理,导致一些老宅改造的民宿不能通过消防验收。希望相关政策更具灵活性,为农村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殷文律说,自己对发展前景“总体乐观”,“一些朋友来桃源村的‘既见桑梓’体验之后,想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请我帮忙进行民宿选址、设计和运营。”

          村干部:产业“1+3”走出致富“桃花路”

          2009年,张谷任村党总支书记时,桃源村是由两个无锡市级贫困村合并而来的“穷村”。如何拔掉“穷根”,成了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桃源村位于阳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范围,是“阳山水蜜桃”核心种植区之一,又处在太湖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仅有38亩工业用地,大规模发展二产并不现实。

          张谷介绍,为了打破“无工不富”的藩篱,村“两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选准发展路子:融合贯通特色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全村形成“一轴一核心四板块”空间布局,即以观光旅游线路为主轴、以农业公园为景观核心,打造“农享、农创、农聚、农养”四个板块,走好一三产融合路,引领桃源发展。

          从“卖桃赚钱”到“以桃兴业”,桃源村村委还与山南头文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桃花源农村创业孵化基地,以本地农民、文创艺术人才为服务群体,聘请民宿“鸣珂里”创始人陈翠与无锡市审图中心专家崔贵为创业导师,为他们提供创就业服务,吸引乡贤、“新农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返乡创业。

          带着对“桃甜、景美、乐生活”的向往,桃源村通过“三块地”改革,为旅游产业发展腾笼换鸟,写好“农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让村内四处皆景色、四时有玩乐,打造“全景+全时”文旅格局。目前桃源村共流转闲置农房近5500平方米,打造17个文旅项目,12户村民每年获得10万元财产性收入。村级稳定收入从并村之初的不足40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近500万元,人均收入也从1.4万元增至6万元。

          “原住民”:滴滴汗水都是甜蜜的味道

          凌晨4时,果香四溢的桃园里,桃源村村民姚文君已经开始忙碌。暑气蒸腾,老姚的汗衫湿了又干。

          但这汗水是甜蜜的,一年的辛劳即将化作家庭实实在在的收入。“我种了20多年桃,今年是水蜜桃长势最好的一年,风调雨顺,比去年增产30%!”十亩桃园,给姚文君两口子带来30万元年收入。

          “这是雨花露,这是朝阳,这是白凤……”姚文君对桃子的品种如数家珍,言语中透着满满的丰收喜悦。他一边小心翼翼地取下成熟度正好的桃子,一边给快要成熟的桃解除套袋晒太阳。“今年天气不错,水蜜桃个头大、上市早,整体产量估计高于去年。”

          果园里种了十几个品种的水蜜桃,上市期从5月底持续到8月。“原来没有这么多品种,桃子个头也小,我们都混着装,只能拉到市场上零售,破损率高,收入不稳定。”姚文君说,现在,两口子在果园门口搭个简易大棚,按订单摘桃,根据大小封装,一个电话快递就上门取货。这么多年,他们积累了不少固定客户,桃子根本不愁卖。

          “以前种桃‘看天吃饭’,现在缺啥补啥。”姚文君说,过去不懂科学种桃,品种虽好,但品质不如人意。随着阳山水蜜桃产业研究所、教授工作站的建立,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病虫防治有了专业指导。他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安装了喷滴灌,购置了喷雾车、太阳能杀虫灯。

          “原先家里的7亩地分散在村里东一块、西一块,有的种水稻,有的种桃子,我们干活很不方便。后来村里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重新流转,‘小田变大田’,我们有了集中连片的7亩地,又从别人手上租了3亩地,每亩地每年流转费3000元。”30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相比周边地区1000多元的租金高出了不少,姚文君却觉得很值,因为土地产出的效益不一样,“算大账还是划算,因为我们这里产的水蜜桃比其他地方的更甜、更卖得起价!”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教授 华彦玲: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桃源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应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振兴乡村产业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桃源村通过产业“1+3”,走出了致富“桃花路”。其次,振兴乡村产业需要构建增值空间大、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明显的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桃源村现代农业经济体已初具规模。第三,乡村产业振兴不仅体现为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大幅提升,也体现为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现阶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农业和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桃源村通过“农享、农创、农聚、农养”四个板块做到了。

        来源:无锡日报

        关于开展“我为家园献良策”
        “金点子”征集活动的倡议

        广大市民朋友:

          自2016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们齐心奋进、并肩拼搏,共同走过了难忘而辉煌的五年,合力书写了“十三五”发展的精彩篇章、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硬答卷。今天,我们又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经省委批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于今年9月下旬召开,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将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研究部署未来五年全市高质量发展大计,勾勒描绘共同富裕的幸福美好城市崭新蓝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两在两同”建新功、市委“三强三促”开新局部署要求,主动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同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让全市上下更好发挥“主人翁”精神,凝心投入、聚力推动“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城市,我们共同倡议,从即日起至9月10日,在全市开展“我为家园献良策”“金点子”征集活动。

          聚众志,成坚城;集众智,成良策。我们期待、也相信:通过这一活动,深入发扬民主,使市委的决策部署更加符合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真心听取民意,使各界人士的意愿心声得到更加顺畅的表达;广泛集中民智,使锡城百姓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更好凝聚民心,使我们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底气更足、信心更足、干劲更足!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幸福生活需要你我共同创造。真诚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以及关注关心无锡发展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支招、献计、出点子。对您的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用心倾听、梳理研究并推动落地转化,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生动实践和发展实效。让我们共担新使命、携手再出发,在新征程上阔步向前、一往无前!

        具体参与方式如下:

          1、线上参与:无锡发布双微账号(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无锡日报、无锡博报、灵锡一点通双微账号,“中国无锡”微信公众号,无锡观察、无锡博报、智慧无锡、灵锡客户端,中国无锡政府网、魅力无锡英文网、无锡新传媒网、太湖明珠网,各市(县)区、市各有关部门官方发布账号

          2、拨打热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3、寄送信函:无锡市民中心2号楼807办公室

        无锡市总工会 共青团无锡市委 无锡市妇联 无锡市老龄办 无锡日报社 无锡广播电视台

        2021年8月17日

        主要征集方向

          1、在促进就业、支持创业上出更多好政策,拓宽增收渠道,让老百姓的“口袋”更鼓,您有什么“金点子”?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广“就近办”“不见面”服务,方便群众办理社保业务,您有什么“金点子”?

          3、进一步强化精准帮扶和社会救助,让各类困难群体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生活无忧,您有什么“金点子”?

          4、规范教育秩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您有什么“金点子”?

          5、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舒心,您有什么“金点子”?

          6、促进文化、商业、旅游三者融合,让无锡成为海内外游客的首选地、必到地,您有什么“金点子”?

          7、因地制宜建设群众健身场地,推动“10分钟体育健身圈”提档升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动起来”,您有什么“金点子”?

          8、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顺畅衔接,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您有什么“金点子”?

          9、充分利用城市“边角料”空间,加强小游园、口袋公园建设,让老百姓“出门见绿、移步进园”,您有什么“金点子”?

          10、提高建筑品质和住房保障水平,让更多老旧小区拥有国有物业“新管家”,提升居住舒适感满意度,您有什么“金点子”?

          11、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活力,您有什么“金点子”?

          12、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新一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构建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您有什么“金点子”?

          13、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宜居宜人的“美丽无锡”,让群众享受更多绿色生态福祉,您有什么“金点子”?

          14、率先实现碳达峰,打造碳中和先锋城市,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新体系和生活新风尚,您有什么“金点子”?

          15、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干净美丽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您有什么“金点子”?

          16、推动锡澄锡宜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魅力都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您有什么“金点子”?

          17、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整体提高文明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您有什么“金点子”?

          18、构建最佳人才生态链生态圈,聚好用好各类高端人才,让创新成为无锡更加鲜明的品格,您有什么“金点子”?

          19、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使无锡更加出彩焕彩精彩,您有什么“金点子”?

          20、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夯实网格化基层基础,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无锡、法治无锡,您有什么“金点子”?

        我已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