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来源:机关先锋网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全年党建工作主线,深化“三个表率”模范机关建设,不断擦亮机关党委品牌和“一支部一品牌”,推进“三报到三服务”、“双建三带”等活动走深走实,持续有力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有力推动财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有为“稳经济”。坚决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助企纾困政策红利,会同主管部门制订助企纾困“50+12”条、“商贸10条”、“外资10条”、“外贸10条”等系列支持政策,停业补助政策惠及近3.5万家市场主体,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发挥政策和资金协同效应,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强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持续位列苏南前列。
二是优化结构“保运行”。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优化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扎实推进财政平稳运行。统筹资金加大对基层“三保”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无锡版”直达资金政策,推动资金直达市区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三是创新机制“促建设”。加强对上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获批规模位居设区市前列;加快债券资金使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截至10月底拨付进度达到93.6%,超出全省平均12.9个百分点。加大投入推进有效投资,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积极推进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5号线、312国道改扩建、高浪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建设,支持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落实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城市枢纽能级和城市宜居品质。
四是加大投入“惠民生”。全市用于养老、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80%左右,探索建立重大民生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支持推进10大类6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资金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物资采购、联防联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开展。市级安排12.4亿元支持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安排6.6亿元提高困难群众及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推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农业保险的防灾减损功能,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超过47亿元。
2022年我市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省内唯一入选的地级市,推广PPP模式、支持就业等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市财政局在全市“担使命作贡献”季季评活动中,连续获得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攻坚突破等荣誉,在全市综合考核中连续获第一等次,并被评为“2021-2022年抗疫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