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供销合作总社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任务
时间:2022-03-04 10:0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供销合作总社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135917078/2021-00023 | 发文日期 | 2022-03-04 | 公开日期 | 2022-03-04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供销合作总社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
主题 | 商贸、海关、旅游--国内贸易(含供销) | 体裁 | 报告 | ||
关键词 | 经济,合作社,公文,报告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无锡市供销合作总社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任务 |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总社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紧紧围绕服务无锡“三农”工作全局和乡村振兴大局,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做优为农服务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聚焦为农服务宗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科学制定《无锡市供销社2021年工作要点》,细化分解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健全班子成员市(县)区联系点制度,突出重点,压实责任,序时推进,江阴、宜兴均入选全省“二十强县级供销合作社”。坚持“供销主导、联合合作;规划引领、质量发展;行动推动、考核促进;奖补激励、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打造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链条、提升服务水平、形成服务效应,加快形成供销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新优势。年内,新建市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个,大田托管服务规模超30万亩,约占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截至2021年底,21家市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有农业生产服务机械设备1000多台(套)、植保无人机32台,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各具特色、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一站式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认真研究制定《组织开展帮扶宜兴万石镇马庄村“五增行动”方案》,督促工作落实,推动“双达标”;积极投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从社有资金中划拨60万元,作为江阴蒲市村村级供销社阵地建设专项资金,助推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二)开展绿色生态服务,助力美丽城乡建设。大力推动农药零差率集中配供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处置工作实施,为农民增收节支、城乡塑料污染治理、美丽无锡建设干实事、实干事。系统上下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坚持规范、协同、扩面推进,“一条线”经营、“五统一”配供、“四制度”管理进一步落实落细,全市域建成3个农药集中配供中心、190个基层农药配供网点,实现全市涉农市(县)区和乡镇(涉农街道)两个“全覆盖”目标。在滨湖区全面开展“两网融合”试点扩面工作,推动实施回收网点分类收集、分拣中心分拣中转、回收公司回收利用“三位一体”运作模式,为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贡献供销力量。2021年,全系统零差率配供农药约7533万元、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约2133.5万件、无害化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231.45吨,发放农药零差率配供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补贴约2400万元,助农增收近3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益。2021年7月13日,省政府办公厅领导在省《每日要情》中做出批示,要求省有关部门总结推广我市开展农药集中配供、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处置做法;2021年12月18日,《无锡市供销社:农药集中配供 助力民富村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成效被“学习强国”无锡学习平台专题报道。
(三)推动流通网络完善,更好服务城乡居民。发挥“桥梁纽带”独特优势,主动顺应城乡消费需求新形势,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新常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双线”运营能力,着力打通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江阴供销社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其中国供销海外购苏南运营中心对接全国7000多种优质农副产品及周边16个国家4000多种海外商品,澄记优品海外购电商平台上架10大类28小类1250多种商品,注册会员6607位,日均访问量600多次,覆盖服务周边消费者超15万人次。宜兴供销社打造的华东地区最大的牛羊肉交易平台,和滨湖区华庄供销社打造的无锡苏南水产城农副产品交易平台等综合平台载体,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极大提高了供销社的社会影响力。春耕备耕期间,全系统共采购农资5602.8吨、销售农资6907吨,确保了我市农资供需市场整体价格平稳、供求有序。2021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56亿元,完成农产品销售100.5亿元,农副产品市场交易63.2亿元,农副产品购进40.7亿元,农资销售5.4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0.65亿元,快递配送营业0.85亿元,冷链储存运输能力达到5.9万立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同比增长8%”的预期。
(四)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夯实改革发展根基。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找准基层社是供销社为农服务“前沿阵地”的目标定位,贯彻“突出务农、创建并举、全域覆盖、能力增强”的工作思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松劲,狠抓基层社改造提升、示范创建工作。市社安排社有资金40万元进行专项奖补,基层社自筹资金约370万元进行服务能力现代化、社有资产优质化和经营场所规范化建设,9个乡镇(涉农街道)基层社完成了改造提升任务,5个乡镇(涉农街道)基层社完成了恢复重建任务。全系统与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联合合作关系、领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综合体10个、合建乡镇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体6个,全市基层社综合经济实力、为农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水平整体得到提升和加强。进一步优化联合社治理机制,纵深推进乡镇基层社“三会”制度覆盖延伸,形成“无锡经验”。2021年,江阴云亭、华士,宜兴张渚、徐舍四个基层供销社召开社员代表大会。积极为基层人才成长搭建舞台,组织系统行业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永川秀芽”杯全国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和第二届“武夷山”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两次均被全国总社和组委会表彰为“优秀组织奖”。
(五)完善社企发展机制,着力推进转型升级。牢固树立“社有企业是供销社立身之本、为农服务之根”的工作理念,研究制订《无锡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无锡市供销社全资企业目标任务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指导供销集团制定《经营性资产维修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职工薪酬体系建设,抓好社有资产资源专项清查工作,搭建社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社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在江阴举办“全市供销合作社企业改革发展培训班”,先后组织全资企业领导班子、机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到无锡产业发展集团等4家单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全面启动无锡供销集团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和绩效体系建设,推动全资企业转型发展。积极探索产权、资本、品牌和业务“四位一体”新路径,全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启动“供销粮油无锡市粮食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推进“羊腰湾微创园”等1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社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印发《无锡市供销社党委班子成员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举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防演练活动,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确保社有企业转型发展行稳致远。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质量。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发展,有效凝聚起推动全市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围绕“六专题一实践”目标任务,抓好“八个一”重点活动。期间,先后9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相关工作,印发30余个指导文件,成立6个工作指导组,开展3轮全覆盖指导督查,上下合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社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被中央和省市级媒体、网站报道66篇。压实治党治社主体责任,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定期研判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在建强基层组织、完善制度机制、严格正风肃纪等方面持续发力,全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提升。2021年,市社召开党委会26次,研究议题100余项,完成1个党总支部和9个党支部换届选举,1个基层党支部被评为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1名党组织副书记被评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载体,广泛宣传全市供销合作社在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成效,发出供销声音、传播供销文化,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制定供销社人才队伍教育培训计划,2021年面向基层社主任、党组织书记、统计人员等不同对象举办7期分类培训班。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不能有半点松懈和丝毫满足。主要体现在,区域板块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为农服务能力还需继续提升,社有企业传统业务转型见效慢、新的发展动能不足,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才较为匮乏等。对这些矛盾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一次二次全会和省总社六届三次理事会部署要求,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强供销品牌培育、做强流通服务主业、提升社有企业发展质效、推动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更好发挥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主要指标和任务:全系统计划实现销售总额、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农副产品购进额、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快递配送营业额同比增长6%;报表利润总额增长10%,所有者权益增长8%。全年改造提升基层社6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新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5个,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3.5万亩。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总社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以建设“供销优农平台”为支撑,构建流通新体系。流通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责主业。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供销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把供销社建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目标,发挥好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服务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一是打造产销新平台。要树立背靠大山意识,强化对上对下、体系内体系外的联合合作,主动与央企、国企和政府流通平台深度对接、产业合作,启动建设三级供销社优质农产品产销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滞销农产品快速响应机制,使之成为对接产供销、链接市场与农户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信息交互平台、为农服务平台。实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加强与商务部门协同配合,组织系统企业参与城乡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做强供销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的经营主体,积极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贡献力量。组织开展多形式产销对接活动,积极为系统内外农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线搭桥、资源对接,推动地产农产品实现地销,进一步畅通规模种植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二是探索流通新业态。积极对接产业资本,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探索社区生鲜超市、智慧农贸市场等零售新业态,发展农产品集采集配、直供直销、中央厨房、订单农业等新业务。积极创新流通服务业态,推动供销社农村电商体系完善,发展“网红”带货、直播营销等新的销售模式,让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云端”走向市场,解决好农产品“卖难”等问题。积极发挥系统城乡高效配送骨干企业作用,依托系统配送体系点多面广、形成网络优势,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资保供能力,完成政府赋予的农资保供任务。三是布局冷链物流业。近日,全国总社编印了《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系统建设任务,全市供销社系统要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加强科学规划设计,盘活利用市县供销社社有资产,布局建设供销社农产品冷链物流新产业。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副产品预冷、储藏保鲜等设施,着力构建农村与城市市场有效衔接、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综合配套、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二)以打造“供销品牌矩阵”为抓手,形成服务新格局。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立社之魂。“继续办好供销社”,怎么办、办什么,为农服务成效是首要衡量标准。一是培育百佳供销品牌。坚持品牌强社理念,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重点在供销社传统优势产业和鲜活农产品流通经营领域,推出一些能代表行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质量安全可追溯的品牌农产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引导系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促进“产销对接”为重点,加快产品品牌创建步伐。制定出台《供销品牌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引领培育100个供销特色的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企业品牌、文化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广度和深度,扩大供销合作社品牌认知度、美誉度。2022年计划培育创建供销品牌不少于30个。二是规范推进绿色服务。在大市范围财政资金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横向协调、纵向指导、过程督查,规范做好农药零差率集中配供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优化服务网点设置,健全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改进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效益。顺应农民生产需求、生态发展需要,有序推进配供服务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全面提升组织开展生态报务的能力水平。2022年,全系统力争农药集中配供不少于6550万元,组织回收、无害化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少于172.7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扩大供销合作社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服务覆盖面,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合作融合,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积极贡献。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坚持系统思维、规划引领、功能完备、因地制宜抓建设,坚持任务牵引、政策指引、奖补激励、考核导向抓推进,坚持综合配套、功能完备、覆盖全程、高质高效抓提升,发挥基层社作用,联合合作市场主体,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围绕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地怎么种”问题和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目标,坚持效益驱动、系统建设、奖补扶持,全面提升系统服务主体“一站式”服务能力。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农田种什么”问题,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有序推进土地托管、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等服务规模,着力做强“后半程”服务。四是稳步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坚持依法合规、稳中求进、服务实体、资源共享、业务互融、网点共建原则,深化与金融机构开展信用合作、融资担保、保险助农等服务为基本形式的业务合作,努力为农民生产提供资金、保险保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社属企业、基层社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服务试点,推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服务有效落实。用好市财政“惠农贷”政策平台,形成以流通为主导、生产为基础、金融为支撑的综合协同服务新机制。
(三)以创建“标杆基层社”为基石,巩固前沿新阵地。办好供销社,基础在基层社,着力点在县级社。要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激励县及县以下供销社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全面巩固为农服务前沿阵地。一是建强县级供销合作社。作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一线“指挥部”,县级供销社承上启下、联结城乡,在整个改革发展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主动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健全县级社组织机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注重加强指导帮扶,在工作力量、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支持等方面优先倾斜。鼓励县级社积极参与“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县级社”“全省供销社系统20强县级社”创建活动,引领推动创新发展。二是持续推进分类改造。强化系统建设思维、质量建设理念,以“乡镇覆盖、基础夯实、能力增强、优势形成、水平提升”为建设方向,用足用好省总社财政奖补资金,适时修改社有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基层社改造奖补力度,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引导和推动基层社提高自身形象、优化服务功能、提升资产价值。三是提质扩面标杆基层社。深入推动“标杆基层社”、“三体两强”基层社、“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指导健全“三会”制度、增强合作经济实力、提升“双线”运行能力,表彰激励、示范引领,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全、与农民联结紧的标杆基层社。四是全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坚持考核导向,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对接沟通,积极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领办创办指导、扶持和服务,培育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与供销合作社联结紧密的农民合作社。
(四)以推进“社企改革发展”为重点,锻造供销新实力。社企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围绕“短期扭亏为盈、中长期做大做强”的目标,扭住“稳定”与“发展”两条主线抓实分类管理、租赁提效、信息赋能、资产提升、项目建设、业务拓展、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解放思想、绩效激励、建章立制三项保障措施,形成供销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农服务产业支撑力。一是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持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探索体制内外相结合的薪酬分配制度,健全完善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与绩效体系,全面激发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把牢社有企业为农服务方向,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升社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参股企业分类管理,认真梳理,因企施策,做好深度合作与股权清理两个方面工作,实现参股企业“瘦身、精干、高效”。二是联大靠强招引项目。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强化项目包装和推介,更新项目建设数据库,筛选一批优质储备项目,按照“优化存量、培育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加强与上、与强、与好、与新兴产业的上级社、大型国有企业、龙头企业等联合合作,重点推进“供销粮油无锡市粮食产业服务中心”、农副产品城市公共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坚持以老旧资产改造提升为突破口,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对接,持续推进社有资产微创园等精品示范项目,开展社有资产优质运营,促进经营性资产提档增效,增强企业实力。三是创新拓展经营业务。紧跟市场和行业变化,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努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购置优质资产为契机,加强与百盛集团、澄记优品海外购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既有供销社深厚文化底蕴,又有时尚、便民等元素的社区品牌门店,在“小社区、大消费”的经济生产新方式方面进行拓展。着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农药零差率集中配供及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农资经营等重点领域,提升反哺“三农”工作实力。广泛开展企业“全员招商”活动,将招商实绩与绩效奖励挂钩,指导企业全面加强资产租赁工作,充分运用各类信息平台,广泛发动干部职工招商,努力提升资产租赁效益。四是加强对企业有效监管。健全完善企业监管机制,准确掌握社有资产监管及社有企业管理运营情况,完善社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严格资产租赁、租赁合同管理,审核社有企业资产处置、股权转让、项目投资等重大事项并跟踪管理,加强企业法务建设,消除各种矛盾,严防激化矛盾,依法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五)以“党建+业务”双融合为核心,营造发展新环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及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突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正风肃纪工作重点,着眼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局、高效能推进,探索实施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新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理论学习的结合度。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强化供销合作史的学习和研究,知晓供销合作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办什么、怎么办,厘清发展思路,奠定理论基础。二是提高党建活动的融合度。以党建为媒、业务为本,以开放视野开展党建活动,走出来、请进来,多渠道、多形式组建供销党建联盟,强化与机关部门、金融机构、涉农企业等单位的深度合作,提高供销事业联合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提高人才建设的精准度。举办供销青年人才、基层供销社主任、经济合作、资产管理等专题培训班,大力开展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提高作风效能的满意度。牢固树立为农服务宗旨意识,自觉弘扬为民务实作风,以“扁担精神”“背篓精神”为主线,聚焦搭建产销桥梁、畅通流通渠道,拓展服务阵地,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常态长效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发挥供销系统在服务基层、服务“三农”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廉洁队伍建设,推动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法制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剖析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推动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切实用服务三农的新举措、乡村振兴的新成绩、队伍建设的新面貌,提升供销社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满意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